相较于AI翻唱、AI换脸、AI智能体等在二创领域的风生水起,随着近期AI明确宣告进入专业创作领域,却引起了一连串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群众反弹。如果AI内部也开组织扩大会议,应该也要说一句:改革进入深水区。 在奥运到来之前,AI创作是整个7月的舆论大热点、群众大雷点。一连串关联名单里既包括大明星成龙、大导演乌尔善,也有从番茄小说到AI助手“豆包”、国产办公软件WPS等一系列互联网大厂产品。同一时间段,抖音、快手也分别推出了自己的AI短剧。 AI创作在7月集中爆发,各方却明显仍在调试期。首当其冲的“受害者”是乌尔善。新片《异人之下》与《封神》的命运截然相反,其大众槽点是擦边软色情,比较小众的争议则在于:片中有近20分钟的画面是在AI技术辅助下、由真人实拍素材转化而成的动画。拍时费了老大劲,片方也将其作为卖点之一,观众却并不买账。
|